第472章 捋虎须-《崇祯十五年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具体如何使用,还要孙传庭斟酌。

    “殿下放心,李自成本人不敢说,但其麾下的一些中小掌盘,臣都有信心把他们招抚!”受命时,田见秀慷慨陈词。

    为了护卫他的安全,朱慈烺特命陈永福派了一百卫队给田见秀,这一百人都是河南人,不怕田见秀这个陕西人起异心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短短三天时间,原本聚集在开封附近的十几万官军先后离开,开封周边清静了不少,但整个河南却反倒是更加喧闹了。尊照太子的命令,河南大兴土木,从开封洛阳一直到许昌汝州南阳,到处都是工地,修城墙,修官道,翻新官署和寺院,将近百万的流民在各处工地上辛苦劳动,以换取每日的赈济粮。

    以工代赈。

    太子允诺八十万石的粮米,以赈济河南的百万灾民。

    河南巡抚高名衡忙的脚不沾地,在分配粮食,任命官吏,累的直不起腰的同时,心中却有无比的忧虑,最近几天,他连续的夜不能寐,唉声叹气一直到天亮。他不是为自己的官运和命运,而是为了太子。虽然不在朝中为官,但朝中的情况他还是知道一些的,户部没钱没粮,内廷也是空的,八十万石又是一个天文数字,太子殿下又要到哪里去凑集呢?

    而流民每日需要粮米数量巨大,三天前刚送来一批粮米,但眼看今日就又要用完了。

    “抚台,有粮食到了!”原开封七品推官,现在升任六品布政司经历的黄澍兴冲冲的跑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哦~~”高名衡惊喜。亲自去迎接。

    又是京惠商行,通过运河将南方的粮米转运到山东济宁,再通过宋朝的旧运河,将粮米送到开封来,算上今日,这已经是第二次了,而高名衡也已经知道,京惠商行背景不简单,其后怕是有太子的影子,不然京惠商行不会运粮食给河南巡抚衙门,但却不要现银,只要他高名衡写收据、打欠条即可,何时还账,怎么还,京惠商行却一个字也不问---兵荒马乱的时代,收据欠条最不值钱,何况还是官府的,说翻脸就会翻脸。单纯逐利的商人,绝对不会这样做。

    当然了,京惠商行运来的粮食并不便宜,一石五两五钱。比一石三两三钱的平价多出了二两。

    但能赊账,且大量供应,朝廷没有理由不用。不要说五两,就是十两,只要能赊账,缓解当前的燃眉之急,给流民发出赈济粮,高名衡也会毫不犹豫的写下欠条--官府向商人借钱、写欠条,在明末时候已经不稀罕了,孙传庭在陕西就是这么搞的。但孙传庭是强迫,不借也得借,京惠商行却是自己送上门,所以高名衡对京惠商行非常好奇,当听说这一次的粮食是由京惠商行的老板赵敬之亲自押送时,他决定亲自去见一见。

    不想,等到赶到朱仙镇码头时,却没见到赵敬之。

    只知道赵敬之接到了一封信,只看了几眼就晕过去了。现在赵老板已经坐船返回济宁了。

    “到底出什么事了?”高名衡有点担心,莫不是粮米运输出现问题了?如果是,他恐怕也得晕过去。

    “不是。”一名京惠商行的伙计哭着向他说:“抚台大人,我们少东家被害了。”

    “少东家,怎么回事?”高名衡惊。

    “我们少东家赵直,在京师坐镇总行。三天前,不知道什么原因,被京营提督,小襄城伯李国祯活活打死了!”那伙计泣不成声。

    高名衡大惊。

    ……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