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或许没有银角子、银豆子闪耀,但作为小费,也绝不算少。 掌柜的抬手,袖子就落在了那串铜钱上,手指飞快滑动,铜钱就被他收到了袖袋里。 那动作无比熟稔,丝毫都不引人注意,显然是做了许多次。 收了好处,掌柜的也就开始滔滔不绝。 “好叫客官知道,我们县毗邻蜀地,山多林多水也多,盛产竹子、笋、还有各种山珍……” “还有川穹、川贝母等等药材。” “……我们县城虽是小地方,却也仿照京城等贵地,兴建了东西二市。” “客官若是想买卖东西,可直接去东市、西市!” 大盛朝的京城是采取的市坊分离,市就是商业区,比较著名的就是东市、西市。 后世的“东西”一词,就来源于此。 坊则是住宅区,京城一共一百零八坊,坊内全都是住户,有坊门,封闭式管理。 每到宵禁时,坊门都会关闭。 当然,坊内也不是全然没有商铺,而是会有类似社区便利店之类的小店铺。 大型的、正规的商铺,还是集中在东市和西市。 京城如此布局,上行下效,许多州府、县城,也会模仿。 阿史那曜从小就在京城长大,自然熟悉京城的市坊。 他没想到,就利州下辖的一个小县城,居然也有东西二市。 “……当然了,我们县的东市西市,自是无法跟京城相比,店铺比较少,商贾也不多。” “不过,因为我们利州地处交通要塞,还是有许多南来北往的商队。” “比如南边的商队,他们会带着好些海货,运往关中,途经我们县城,也会停下来售卖。” 掌柜的大抵就是本地人,提到县城的种种,脸上都流露着那种发自内心的骄傲。 阿史那曜得到了不少讯息,心情不错,也就乐得吹捧几句。 他这么说,也有继续套话的意思。 毕竟只有把人家哄得开心了,人家才会更加的“知无不言”。 “看来贵地还真是商贸繁荣,商路畅通啊。” 阿史那曜这话,也不只是单纯的吹捧。 他故意提到了“商路畅通”几个字。 果然,掌柜的闻言,眼神略闪烁。 他的表情有些许迟疑。 阿史那曜立刻明白他的意思。 第(2/3)页